反反复复看了很长时间,只记得每次看到黛玉香消玉损时总是要用掉一卷纸。我感叹宝黛不能在一起,又觉得宝钗也是很无辜的一个人。
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名著,也有很多专门的去研究红楼的学者。它是一本涉猎很广的小说。红楼梦中每个人物的性格都个性鲜明,很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。它对于衣帽服饰、人物首饰、膳食烹饪、植物园林、诗词歌赋等都有很多的详细的描速。
单说红楼的人物描写,书中没有确切的文字去形容黛玉长什么样子。只有第三回进贾府时,通过宝玉的眼睛,说她形容特别,连用了五个排句:
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,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。
态生两靥之愁,娇袭一身之病。
泪光点点,娇喘微微。
闲静时如姣花照水,行动处似弱柳扶风。
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。
眉毛并没有写长或短,眼睛也没有说是什么形状的眼睛,以及眸子的深浅。但是我们仍然能感觉的到黛玉的美丽和身姿。也许这就是“无声盛有声”的意境!
这是一套连环画《红楼梦》,其实连环画对于我们现代来说是更占优势。可当我看到这套清代的连环画《红楼梦》时,还是被深深的吸引和喜欢。
它们古典灵动、细致丰富、姿态到位、更符合了原著中的描写。这套《红楼梦》是孙温先生用36年的时间,精心绘制的,共230幅。每一幅都是根据原著的章节来画的,看它就像是在看原著。真的很是过瘾。
86年的电视版《红楼梦》,那至今无法超越的经典,很多的东西都是参照了孙温先生的连环画《红楼梦》。
孙温先生或许并不是很有创新的人,可想他一定是十分喜爱《红楼梦》的,他把每一幅作品都参照原著的描速来画,人物、服饰、姿态、场景、布局、画的是那样的细致,那样的用心。可以想象出他画红楼的心情,真是细细品读,细细想象,细细的画。
最后让我们也用这句话吧:
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
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?
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名著,也有很多专门的去研究红楼的学者。它是一本涉猎很广的小说。红楼梦中每个人物的性格都个性鲜明,很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。它对于衣帽服饰、人物首饰、膳食烹饪、植物园林、诗词歌赋等都有很多的详细的描速。
书法,是心灵的绘像,它与生平经历,以及对世界的理解紧密相连,而毛笔,正是自我意识伸出的最佳臂膀——恣意挥洒的笔墨线条间蕴藏的,皆是作者的情感心绪。
董其昌(1555~1636),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。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加太子太保致仕。绘画专善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倪瓒等。